URL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参加了这次关于管理者三大思维的会议,真的有种被点醒的感觉。尤其是那句“数据思维看穿,成果思维穿刺,内因思维担当”,把抽象的管理理念变得特别清晰。
如果说数据思维给了我们一双看清真相的“慧眼”,成果思维教会我们如何精准地“发力”,那么内因思维,则是给了我们一副能够始终站立不倒的“脊梁”。这一点,我感触太深了。
以前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合作不畅时,潜意识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,常常是寻找外部原因:是不是对方配合度不够?是不是资源支持不到位?这种下意识的“自我保护”,表面上暂时缓解了压力,实则却把自己放在了被动、无力的“受害者”位置,除了抱怨,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而“我就是源头,一切操之在我”这句话,像一记重锤。它不是在鼓吹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,而是强调一种极致的担当精神。它意味着,我不再是问题的评论员,而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入口。 当我把目光从指责外界收回,转而审视自己“我能做什么来改变现状”时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力量感就回来了。
比如,一个项目推进缓慢,以前可能会归咎于其他部门反馈慢。但现在,运用内因思维,我会想:是不是我发起沟通的时机不对?是不是我的需求描述不够清晰,让对方难以理解?我可以主动约个会议当面沟通吗?我可以把需求清单做得更直观吗?当我开始思考这些并付诸行动时,我就从被动的等待者,变成了主动的推动者。这种转变,不仅更能成事,也让自己在心态上变得无比强大。
真正强大的人,不是从不遇到问题,而是在问题面前,有“把镜子转向自己”的勇气。全然接受已发生的“不利”,然后把它看作是自己可以动手改造的原材料。 这种思维,是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了修炼自己的机会。
数据是方向盘,帮我们看清路;成果是目的地,让我们不跑偏;而内因思维,是这辆车最核心的发动机,它驱动着我们,无论路况如何,都有持续向前、把一切操之在我的决心和动力。
感谢这次分享,让我深刻体会到,管理好团队、做好事情的前提,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思维模式。先从自身找原因、寻方法,这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。
- 作者:闲心逸之
- 链接:https://blog.qazz.site//essay/27a69253-5678-802f-8cd7-d56cc979b2a1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